怀报网,保定单招网合作机构 > 学校机构 >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航空服务专业招生-学校主页欢迎您!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航空服务职业教育培训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航未来进行校企合作的航空服务职业教育,为响应国家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教模式,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面向国内外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航空服务人才的发展需求下,培养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强、专业技能更高的现代民航服务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哈工大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 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经过10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经成为- -所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哈尔滨I业大学威海校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
2009年9月10日,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名单的通知》( 组通字[ 2009 ] 47号)中确定哈尔滨工业大学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2012 年10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被教育部批准列入全国高校“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14年 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复哈尔滨工业大学为" 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8年5月被国家装备发展部授予国家军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协作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专门负责哈工大继续教育工作的直属机构。目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黑龙江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国家建 设部建设系统行政领导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黑龙江省总工会教育培训基地”。
二十多年来,学院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办学传统,以及"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依托学校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政府、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开展培训服务。在干部培训中以提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为目标,以理论学习为核心,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论前沿,着重提高培训对象的理论素养和国际视野,提高培训对象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学院先后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西、山东、四川、重庆、湖南、浙江、江苏、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河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的政府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服务,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企业介绍
中航未来简介
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教育投资、教育培训、教育开发、教育产品研发、教育管理、实训实习、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实体办学、教育服务、教育扶贫、就业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目前以航空职业教育为核心,主要致力于职业教育、国际教育、基础教育、在线教育、大学生就业以及通航产业的发展与合作。
中航未来实训基地
中航未来航空实训基地拥有民航专业训练设施最齐全、最先进的训练航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根据中国民航总局《公共航空交通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FS)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设计,具备乘务员进行多机型、多科目、多功能初训、复训功能,并且包含地面安检、值机、票务、咨询、VIP等多岗位实训教学设备。
实训基地是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内首家将航空高等职业教育与民航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
实训基地国内规模最大的航空服务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与国内外20多家大型航空公司、30多家机场集团、港澳及国际星际酒店、国际邮轮、高铁、国际免税店和知名旅游业企业达成合作联盟。
九千余名学员成就了飞翔蓝天的梦想,两万余名学员从这里走进全国各大机场的空港地勤,为海内外知名旅游业输送旅游高端人才三千余人。
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
为尽快提高我国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质量,扶持、规范、引导航空服务教育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经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正式批准,成立了教育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
航空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是教育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下设的一个专门针对国内从事航空服务与管理教育培训行业的全国性、自发性、非营利性的专业分会,用以开展业内交流与业内服务。
该专委会一方面广泛联络国内从事航空服务与管理教育培训的各级各类院校(机构),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业务交流、共同组建行业联盟、共同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另一方面广泛联络国内具有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需要的各大航空公司与各大机场企业,从而全面架设用人企业与育人院校的桥梁,打通就业渠道与人脉,真正实现专业育人质量与产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教育培训上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可以预见,专委会必能充分发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搭建专业与行业合作桥梁平台上的独特作用,为推动我国航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事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航未来作为首批发起单位之一出任副理事长单位,愿竭力协助专委会全面推动航空服务教育培训更快、更好、更高发展!
项目背景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点》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满足航空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响应国家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提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教模式,以“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特色发展、学员受益”为发展理念,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大空间,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也为学员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航空服务职业教育培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长期坚持开放式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开展航空服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通过主动适应国内外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全面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企业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培养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职业技能培养+实训实习+推荐就业”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实行“2+1”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专业理论课程;最后一年到中航未来航空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由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排推荐就业,以学员就业为导向、技能培养为主导,致力于培养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强、专业技能更高的现代民航服务人才。
优势与特色
全国首批“211工程”、“985工程”、 双一流建设重点大学
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985 工程"院校,“九校联盟"成员,有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及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同时辅助建立学习意识,使学生逐渐成为会学习、持续学习的优能人才。
校企合作,实行一体化办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长期坚持开放式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以及成熟的实习场地,可以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及管理;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从事航空职业教育培训和学员就业推荐的企业。校企双方合作,优势互补,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的航空职业教育培训服务。
实行“职业技能培养+实训实习+推荐就业”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将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采用二年专业理论教学与一年实训实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技能培养为主导,使学生真正具备文化素质更高、语言能力更强、专业技能素养更高,成为现代化民航人才。
注重学员实训,注重课堂质量
合理设置学制,科学安排课程,技能与理论结合,最后一年安排学员到设施完备的民航实训基地参加实际训练学习,为今后更好更快地去适应其工作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还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模拟训练课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并注重学员的就业经验增加及应变力培养,以加强学员的就业综合表现,增强学员在就业岗位上的综合竞争力。
日常管理严格,学风建设扎实
项目以负责任的态度,倡导“养成式”教育理念,制定了一系列学员管理规章制度,对学员严格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学员从考勤、上课、生活、就勤、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坚持以高标准和严要求来培养综合素质全面过硬的民航专业人才。
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
携手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机场、空港酒店及邮轮公司,架设用人企业与学校的桥梁,打通就业渠道,真正实现专业育人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为学员顺利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项目坚持以学员为本,积极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项目还组织大量形式多样的群团活动、文体活动、课外活动等,为学员提供了发展兴趣爱好的广阔舞台。
国际航空服务与管理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招生计划
国际航空与管理
高铁服务与管理
养成教育
为培养高素质的民航服务人员,加强航空服务与管理项目学员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推动第二课堂建设,改进和强化对学员组织纪律性、主动服务意识、爱岗敬业等职业意向、观念及行为的教育培养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航空服务与管理项目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及日常养成素质工作。